制作凤凰单丛的详细工序

制作凤凰单丛的详细工序

家香茶
3月11日发布

制作凤凰单丛茶的完整工序极为繁复,综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精制流程,可分为以下十八道核心工序,涵盖初制与精制两大阶段:


一、初制工艺(前九道工序)

  1. 采青

    选择春季晴天午后1-4时,采摘一芽二至三叶的鲜嫩驻芽茶青,要求轻采轻放、松堆分类,避免叶片损伤或红变。
    茶树需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,以乌岽山茶区为佳,确保茶叶内含物丰富且具山韵。
  2. 晒青

    鲜叶薄摊于竹筛,在午后柔和日光下晾晒20-30分钟,使叶片失水10%-15%,叶色转为暗绿、质地柔软,激发茶多酚氧化酶活性。
  3. 晾青

    晒后茶青移至阴凉通风处摊晾1-2小时,降低叶温并平衡茎叶水分,恢复叶片弹性。
  4. 做青(浪菜)

    核心香气形成阶段,需在温度20℃、湿度80%的环境下进行。通过5次以上碰青、摇青与静置交替,每次间隔2小时,促使叶缘氧化形成“绿叶红镶边”,香气从青草味渐变为花香。
  5. 杀青(炒茶)

    锅温200-220℃,快速翻炒3-5分钟,高温钝化酶活性,固定品质,同时挥发青草气,激发蜜香。
  6. 揉捻

    手工或机械揉捻,破坏叶细胞50%-60%,使茶汁渗出并紧结条索,为后续滋味浓醇奠定基础。
  7. 初焙(初烘)

    揉捻叶以110℃初烘5-10分钟,蒸发水分至六成干,摊凉后平衡内外湿度。
  8. 复焙

    二次烘焙温度降至100℃,烘至八成干,进一步稳定香气。
  9. 三次烘干

    最后以85-90℃低温慢焙至足干(含水率4%-5%),确保香气清高持久。
    

二、精制工艺(后九道工序)

  1. 归堆

    按香型(如蜜兰香、黄栀香)和品质分类归堆,确保批次一致性。
  2. 拣剔筛末

    人工或机械剔除茶梗、黄片及杂质,筛末后净度需达茶枝含量≤1.8%。
  3. 拼配(分级)

    由品茶师按不同山头、海拔、品种调配小样,平衡山韵、蜜韵与回甘,形成标准风味。
  4. 炭焙提香

    传统荔枝木炭焙22小时,温度85-90℃,赋予茶汤木质香并锁住杏仁香,降低茶叶寒性。
  5. 三选(色选、风选、手选)

    通过色选机剔除异色叶,风选分离碎末,人工复检确保每片茶叶形态匀整。
  6. 褪火

    炭焙后茶叶密封静置2-3个月,散去火气,使茶性转温润。
  7. 干燥储存

    足干茶叶避光密封于铁罐或陶缸,或低温冷藏(5℃以下),防止氧化吸潮。
  8. 包装

    按规格分装,标注产地、香型与等级,符合食品卫生标准。
  9. 质检与溯源

    现代工艺增加农残、重金属检测,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流程追溯。
    

工艺特点与价值
凤凰单丛的十八道工序,融合了传统经验与科学管理,例如做青需精准控制温湿度,炭焙依赖茶师对火候的直觉把控。其耗时耗力(如单日仅制干茶1斤)与对自然条件的严苛依赖(如仅采春茶),使其成为乌龙茶中工艺复杂度与人文价值的典范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 0 分享 收藏
评论 抢沙发
取消